留学申请

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申请 > 招生项目 > 非学历项目 > 预科项目 > 正文

武汉大学国际预科中文项目招生简章

时间:2025-09-22 15:12:39 来源: 点击量:

 

武汉大学国际预科中文项目,将通过为期一学期的强化教育,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准备本科相关入学考试,奠定进入本科阶段专业学习所需的学术汉语基础、专业知识、文化交流和生活适应能力,为顺利进入专业学院开始本科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申请资格】

  1. 17-24岁(不满18岁可由法定监护人提供委托书),身体健康;

  2. 持有外国普通有效护照;

  3. 成绩及汉语水平要求:高中平均成绩达60%以上,HSK 3-4级同等水平。

     

【申请材料】

普通个人护照首页 (有效期需覆盖至学习年度的五月份)及来华签证页(如有)

汉语能力证明(上一阶段使用汉语学习或汉语为日常用语,无需提供)

个人经济能力证明或经济担保证明(2500美元或以上)

曾有中国境内学习经历者需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近6个月)

体检报告(近6个月)

注:以上材料无需邮寄,在武汉大学网上报名系统中报名时同时提交即可

 

【预科学费】

国际预科收费项目及标准如下:(单位:元)

 

 专业类别     学费

 人文方向     13800

 商科方向     13800

 理工方向     13800 

 

 

【申请流程】

登录http://admission.whu.edu.cn;

点击apply now--建立账号;

点击报名申请--选择“自费”--”非学历项目”--选择“预科生”

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申请材料

确认提交

 

【申请时间】:2025年9月25日-2026年1月10日


【开课时间】:2026年3月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枫园国际教育学院招生办101室

邮政编码:430072

联系电话:0086-27-68753912

邮箱:admissions@whu.edu.cn

网申系统:http://fses-admin.whu.edu.cn/

学院网址:https://sie.whu.edu.cn


附:

汉语预科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授课对象: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HSK 3-4级同等水平)

  2. 学期时长:16周(每周不少于2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二、课程模块与内容设计

共计440课时(45分钟/课时)

(一)汉语课程模块(170课时)

课程名称

核心内容

总课时量

课时/周

汉字基础

常用汉字书写、汉字结构

30

2-4

综合汉语

基础语法(主谓宾结构、时态)、日常对话(校园生活、购物、就医)、短文阅读(科普类小文段)

50

4

汉语听说

听力:课堂指令、学科术语发音

口语:课堂问答、小组讨论

46

4

专业汉语

理工类:科技汉语基础术语和特定场景常用句式

文商类:文学/商务汉语基础术语和特定场景常用句式

44

4

 

(二)学科课程模块(170课时)

课程名称

核心内容

总课时量

课时/周

数学

集合、向量、复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直线、圆、椭圆、双曲线)、统计概率、微积分

60

4

物理

力学与引力(牛顿运动定律、功与能的转化、动量与冲量、万有引力定律),电磁学与电磁波(静电场、电磁感应、电磁波),振动与热物理学(简谐振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40

2-4

化学

物质的状态,原子、元素和化合物,化学计量学,电化学,化学能量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元素周期表、金属),有机化学(烃及烃的衍生物等)

40

2-4

生物

水(分子结构、核心作用),细胞(结构差异、细胞器功能、细胞的生命历程),膜运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核酸的复制转录与翻译

30

2-4

(三)文化活动课程模块(28课时)

活动类型

具体内容

总课时量

次数

中国传统文化课

书法/剪纸/武术、传统节日体验等

12

3(单次4课时)

校园实践活动

校园设施探索(汉语问路)、与中国学生结对交流等

8

2(单次4课时)

实地考察课

参观科技馆/植物园/实验室(用汉语进行描述或听讲解复述)等

4

1(单次4课时)

文化主题研讨

主题如“中国传统科技与现代科学的联系”“中外饮食文化差异”

4

1(单次4课时)

 

(四)其他模块(72课时)

课程名称

核心内容

总课时量

次数

生活指导

当地生活指南、高频场景软件实操指导(购物软件、外卖软件)、生活服务指导(如导航、打车)等

8

2(单次4课时)

班会

校纪校规学习、日常答疑与事务沟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班级事务讨论、先进典型表彰与分享等

8

4(单次2课时)

考试

入学摸底考试,各科目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56

4(5科,每科2-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