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信息 > 正文

【我和武大来华留学的故事】书法教育开新花 桃李天下满园春——武汉大学留学生《中国书法艺术》课程巡礼

时间:2023-01-06 21:21:55 来源: 点击量:

讲述人:车英,先后就读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先后在武汉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和武汉大学新闻系任教,曾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对外汉语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书画艺术部部长,武汉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武汉大学亚中创新教育中心副主任等;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院书法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一带一路”(上海)协同创新研究院理事长,中国反恐与地区安全协同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现为顾问和名誉理事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社科期刊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校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洪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学生书画协会首席指导老师等。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全世界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一、教授外国留学生  书法建构新纽带

1980年上半年,武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多了起来,当时留学生工作归属外事办公室下设的留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与我同住湖边五舍110房间的日语专业老师涂明虎(1978年毕业),调入校外办负责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有一天,他和时任武汉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杨荣浩来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留学生是来中国学习的,我们知道,你已经教了两年外国教育专家中国书法。时而也教他们一些简单的中国画,教得不错,反响很好,很受欢迎!你教的这几个学生伊恩-门罗(Ian Monroe)、波拉-坎贝尔(Pola Campbell)、布莱恩(Brian)等都给我说过,他们都是1977年秋季来校的首批美国教育专家。你也教过不少外国短期来华学习班,在书画方面你是很有天赋的,也算得上很有这方面的经验了!那么,你能不能教在校在读的这些留学生中国书法呃?我说:好事儿!可以!我就满口答应了。此时的我已经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分会(后改名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而后又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由于教育活动所需,我应邀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并担任理事而后常务理事。之后我又应邀参加中国书画家协会并任常务理事,参加湖北中流印社并任副社长(现退居二线被聘为艺术顾问),参加湖北省高校书画研究会并任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担任武汉市洪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31年,等等。我曾写过几篇书学论文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并出席研讨会宣读论文进行交流。

1980年下半年起,我便兼开了武大留学生的《中国书法艺术》课程,至今已经40多年时间,最开始只是讲座,一个学期三四次讲座,学生们非常欢迎。

到了1983年,这种形式已不能满足留学生的需求,纷纷要求作为选修课纳入正式课表并给予学分。学院和学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中国书法艺术》课程正式作为留学生的选修课,考试合格者给两个学分,时间为一个学期,从1983年下半年起到2008年上半年,一年两个学期都开此课,要求60人,可报名的多达两百多人,有不少学期可达五六百人,我便采用淘汰制尽可能减少人数,尽量减至百人之内,但学生们学书法的热情很高,我真不忍心留学生学书法的热情受到压缩人数之影响,120人左右,否则,再大的教室也占不下了。即使是这样,时常教室的过道上和讲台前都坐满了学生。

武汉大学合校后的第三年,即2003年11月18日,留学生教育学院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在校行政大楼第一会议举行成立大会,时任院长彭元杰主持会议,时任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吳俊培出席并讲话,我从吴俊培副校长手中接过彭元杰院长签发的武汉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的聘书,与我同时成为对外汉语研究所研究员的还有陶梅生等老师。在此成立大会上,特聘法国汉学家白乐桑为该研究所的顾问并颁发了顾问聘书。

武汉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成立后前两三年,每一年都要至少召开一次研讨会,我每次都参加并积极研讨,白乐桑出席过一次。这类研讨,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留学生教育学院教师大都积极参加研讨写论文,当时我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任副主编,专门为之出了一期学报增刊。我还为此增刊写了一篇论文,题目是:《谈谈中国书法艺术之节奏美》。但2006年后,是没有邀请我参加还是什么原因我不知道,反正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听说过或参加过武汉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所开展的什么学术研讨活动了。

二、打拼摸索闯新路  史实结合写新篇

经过40多年的打拼与摸索,我逐步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教学风格,我采用的是先讲中国书法的历史知识后讲书法实践,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重在实践,从中使他们欣赏到中国书法的美与力,体会到中国书法的刚与柔,力图提高留学生的书法兴趣与审美水平。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宅的形成与发挥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密不可分,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书法字体的发展以篆、隶、草、楷、行为顺序。在中国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备受推崇。同时,唐代一群书法家蜂拥而起,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经历宋、元、明、清,中国书法成为一个民族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

    我为留学生教授《中国书法艺术》课程,是为了帮助外国留学生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兴趣及欣赏水平。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瑰宝之首,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的结构,为书法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我教《中国书法艺术》课就是为了使留学生们即可学习艺术又可陶冶情操,使之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架起中外友好的桥梁,为其成为友好使者奠定基础。

讲完书法历史知识后有一次考试,这个考试可以开卷形式进行,并且配有一道问答题,要回答作为一名留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中国书法及怎样学习中国书法这两个问题,字数要在200字以上。这样不仅巩固了他们的书法历史知识,也促进了他们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认真风趣授好课  兴致活泼满堂彩

在具体教授留学生书法实践和技能的时候,我采用的是趣味性、故事性与书法实践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要学楷书,而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比隶书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而楷书大家在唐朝就有三大家,即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颜真卿创造了颜体,柳公权创造了柳体,欧阳询创造了欧体。初学书法者一般以颜体和柳体为摩本的居多,要学其“颜筋柳骨”!

学写楷书,必定先学写“永”字和“飞、凤、家”三字。在讲授书写楷书“飞、凤、家”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在中国,一般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这就是说,“飞、凤、家”这三字是中国书法基础的基础!能写好这三个字,就可敢在人前自夸了。当然人不能骄傲!这句话来自柳公权发奋图强,自强不息练字的一个典故,柳公权者,这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楷书柳体的创始者。说的是: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服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我以趣味性、故事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方法教留学生,很受留学生的欢迎,留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提高了学习中国书法的兴趣。

我曾多次说过,并且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我这辈子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即教好专业课(先是英语后是新闻学并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带硕博研究生)、当好学报编辑(先编辑后副主编再常务副主编),干了四件值得称道的事儿,其中三件都可堪称“中国之最”,也可能是“世界之最”:一是从1982年武汉大学学生书画协会成立起我一直是他们的首席指导老师,这个协会在我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多次受到团中央、教育部的表彰,曾多次荣获“全国最佳学生社团”等称号。指导同一个学生社团长达40年,据我所知,这在全中国其他高校中是没有的,可堪称“世界之最”。二是参与创办樱花笔会并指导历届樱花笔会,自1985年4月创办首届接花笔会以来,每年一届,连续37届,我都一届不落地参加了并起初担任评委而后担任评委会主任,这个笔会现已发展到了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为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创办到指导并任其评委会主任,这肯定也是中国第一。三是教授留学生《中国书法艺术》课程,从1980年我为武大留学生开设《中国书法艺术》课程已达42年时间,并且是兼职,其教学之长也可谓是“全国独一份”,此课是武大留学生最欢迎的一门选修课,通过这门课,学生们了解了中国书法的来龙去脉,学会了中国书法的行笔技巧,提高了审美观,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第四件事则是退休后建立亚中创新教育中心,推动创建武汉大学西班牙语专业,这是武汉大学建校120多来外院一直是英语、俄语、日语、德语和法语五个语种迈出可值得庆贺的一步,可载武大发展史册!

四、桃李花开满园春  弟子硕雅遍天下

到了2007年年末,武汉大学任命我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任务重了,会议多了,还要时常出差。尤其是下半年,全国性的学术活动较多,有不少研究会我在其中担任理事或常务理事和副会长,这些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我得必须参加。每年全国学术期刊评比也会在下半年举行,这些众多的表格都由我亲自填写,还有很多材料都由我亲自整理填报。因此,我向留学生教育学院提出了申请:减少书法课的上课时间,请求只上上半年取消下半年。留学生教育学院接受了我的请求,于2008年开始只上上半年了。我2014年7月退休,但退而未休,先在边海院工作了两年,创办了学术双月刊《边界与海洋研究》,任编辑部主任并代行主编一职。这可能也是我所做的值得称道的“第五件事儿”吧!随后被任命为武汉大学亚中创新教育中心副主任,为创办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推动武汉大学的创新教育作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贡献。留学生的《中国书法艺术》课程,我退休后也没停止,顺延往时课程安排:上半年授课。

1980年起,武汉大学留学生《中国书法艺术》教育历经了武大外办、独立的留办、留学生部、留学生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阶段,至少有40多年了。我教过的留学生听过我的书法课的留学生已经过万人,可谓是:桃李满园春,弟子遍天下。

我是武汉大学留学生的书法课老师,任教40多年,为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作过一些努力和探索。我已把自己当作武大留学生教育学院(今国际教育学院)的一员!

在书法教学中,我收获了不少个非常得意的“舶来”门生,后来曾任哈萨克斯坦总理的马西莫夫1988年9月一入校就补选了《中国书法艺术》这门课。当时尚属“西德”来的留学生罗小可(Claudia Rothenbiuer)就是其中之一。她一踏进武汉大学的校门,就找到了我并拜我为师,还请我帮她订了一份《书法报》。她潜心学习、认真领会中国书法艺术的久远根蒂和无穷魅力,从中得到了不少艺术思想的启迪。她多次对我说:“我来中国学习,除了要学好我要学的专业之外,我还要学习真正的中国。中国的书法艺术足以代表中国,集中国传统和现当代艺术美学之大成。”她又说:“中国书法,书中有诗,书中有画,书中有歌,书中有节,书中有韵;……学习中国书法既可陶冶情操,又可接受美的传递,还可以磨炼意志、锻炼身体。对于提高像我这样一个外国留学生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我的“舶来”门生,除罗小可外,还有不少,如日本留学生石井利尚、山村浩子,意大利留学生朴人(Mario),德国留学生白慧珍(Bettina)、曹平(Peter Zobe),俄罗斯留学生左娜(Kseniia)、维妮娅(Venera),捷克留学生维基(Viktorie),美国留学生贝拉利(Larry Batez),韩国留学生李贞姬(Lee Jung Hee),巴基斯坦留学生梅荷(Mehar)等,我除了上课教他们中国书法艺术外,还给他们创造条件参加中国书法艺术的实践活动和中国书画赛事,如每年一度的樱花笔会暨全国大学生书画大赛、每年一度的武大金秋艺术节珞珈青年书画大赛,等。2018年我教过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海明威、时佳二位同学参加过两届湖北省留学生书法大赛和珞珈青年书画大赛,均都获奖。可见,他们都非常用心地学习中国书法艺术,也从中国书法艺术中得到了不少益处、熏陶和启迪。

这些学生学成回国后大多都成为国之拣梁与中国友谊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如哈萨克斯坦的马西莫夫回国后从政,后来当上了该国总理;西德的罗小可,她学成回国后便在德中友好协会工作,把我教她的书法技能运用的淋漓尽致,为促进德中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受到中国驻德大使的夸奖;日本的石井利尚,硕士毕业回国后便到《读卖新闻》报社工作,常驻中国;再如日本的山村浩子,她学成回国后在日本大分县外办工作,每隔一两年总是带领三道(书道、茶道、剑道)代表团来武汉进行访问交流;等等等等。

对于我教过的这些留学生非常有心,看到他们成长、有进步、有贡献,我心里都很高兴!这就是当老师的最大幸福和快乐!


摡而言之,中国书法是中国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但中国书法艺术要发展,就要当随时代。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美无止境,而追求美则更无止境。目前,中国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海外朋友的喜爱,尤其受到外国留学生们的大力青睐。作为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的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和传播者,理应深入研究,努力工作,让世人通过书法艺术更多地了解中国,让中国书法大踏步地走向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