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晚,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423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来自30多个国家的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学员共同参与了这场主题为“中国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博士生宣讲团成员主讲,通过多学科视角向国际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法学院博士生刘芳彤以“从文化瑰宝中读懂中国”为主题,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切入,结合春节民俗成功申遗等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来自尼泊尔的学员嘉亚帕在笔记中写道:“通过刘博士对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法治思想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法治传统的源远流长。”现场学员不时举起手机记录PPT中的珍贵文物图像,部分身着本国传统服饰的学员更构成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画面。
在乡村振兴主题宣讲环节,物理学院硕士生曹海璇以湖北咸宁蔬菜长廊为案例,以“从一粒甘蓝种子到乡村振兴的丰收”切入,详细讲解了中国科技兴农的实践成果。她特别介绍了嘉鱼县菜农叶祥松从种棉到专攻甘蓝的转型故事,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团队历时50年培育出“思特丹”甘蓝的科研历程。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民族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这一深刻道理。随后,通过云端连线的水利水电学院博士生王成云带来的湖北乡村振兴实践报告,更引发了在场发展中国家学员的热烈讨论,现场掌声不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官员阿贝表示:“中国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对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次讲座是我校国际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系列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我校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已培养过来自70多个国家的230余名学员,其中87人回国后担任部长级职务,成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力量。学院计划于5月9日举办第二次专题讲座,继续为这些未来领导者提供深入了解中国经验、借鉴中国方案的平台,深化中国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广泛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图文:谭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