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和武大来华留学的故事】不辱使命齐奋斗 亦师亦友情更深——1965—66年刘海芳老师与越南留学生的故事

时间:2023-06-05 17:16:25 来源: 点击量:

讲述人:朱德君,197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1988年2月调入留学生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2009年退休。


我要讲述的不是自己的故事,而是国际教育学院已故老前辈武汉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先行者——刘海芳老师1965年至1966年间与我校越南留学生的故事。

刘海芳老师1965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8月来到武汉大学外事处担任汉语教员,1980年晋升为讲师,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她多年担任外国留学生汉语教研室主任,也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第三届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理事会理事。1987年教师节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师奖。2009年7月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颁发的“从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20年,为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荣誉证书。2001年退休。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关键时刻勇挑重担

1965年,美国公然违反日内瓦协议,派兵进入越南,干涉越南内政,越南国内动荡不安。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越南民主共和国提出要派2000名学生赴华学习汉语然后进入有关高等院校学习专业。中国政府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克服诸多困难,接受并妥善安置了3133名越南留学生,武汉大学接受了其中的130名学生。

武汉大学在此之前少量接收过留学生,但大规模地接收留学生还是首次,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留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思想上、教学和生活上进行了积极准备。

刘海芳老师即是此时此刻来到武汉大学外事处加入到对这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的。我与刘老师共事近二十年,以前曾听刘老师说过,当年只有她一人是教留学生汉语的专职老师,其他老师都是从各院系和有关单位陆续调来的。

从教学安排上,这批学生开设的课程有基础汉语课和中国情况课,刘老师主要教授基础汉语课。为便于教学与管理,学校把130名学生分成八个大班,刘海芳老师先担任的是二班教学,后来换到四班。四班的17个人又分成4个小组。

1965年至今,时间过去久远,有关当年的详细教学资料已难找寻。所幸的是,在刘老师家中找到了一张1966年7月全体越南留学生结业时的合影照片,还有一本刘老师所教班级学生们离校时赠送给她的纪念册,纪念册里有全班、各小组和个人以及他们外出参观学习的照片,可谓之珍贵!




难能可贵的是,纪念册里学生们用中文写下了他们在中国留学期间的感想和对刘老师的感激之情。这也让我从纪念册的字里行间,能够了解到当年刘老师和越南留学生在教与学中所发生的感人故事。


二、牢记使命,辛勤耕耘,刻苦学习,功夫不负努力人

130名越南留学生大都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都是肩负着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以及祖国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来华学习的,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高,但因中文水平较低,课堂上听不懂中国老师讲的课。老师也听不懂他们的越南话,可谓是困难重重。

针对这些情况,校党委指示:作为教师,必须把帮助越南留学生学好汉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尽快帮助他们学好汉语。

然而斯人已去,当年的教学情况怎么样,我们只能从纪念册的字里行间去找寻。

(下面是学生写的原文,后面是摘取的部分文字,以便大家阅读)


阮永歌同学写到:

“……我开始学习中文的时候,一个汉字我也不认识,不能听不能说中国话,但是现在我能够听,能够说中国话,会念会写汉字,所(以)我能够得到这个巨大的成绩,就是有了老师的热情帮助。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也不管星期天还是有课的那天,只要有空老师就到我们这儿来给我们辅导,除了关怀到我们学习情况以外,老师还关怀到我们的生活情况,教我们唱歌,跟我们一起唱“中越人民肩并肩”,老师和我与其他的同学一起上台表演等……”


阮氏凤同学写到:

“现在我想到第一次遇见老师,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可是现在我的中文水平提高了.我可以跟老师和别的中国同学一起说话,我可以看中文书,可以听懂老师讲课,还可以用汉字给老师写留念。这个成绩是由于我以抗美救国的精神来学习。由于同学们对我的帮助,可是老师的功劳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老师不管寒冷的冬天,不管闷热的夏天,不管风吹雨打,亲自来到我们的宿舍给我们辅导,这个行动使我留下很深厚的印象,这是老师对我们的感情,也就是中国人民对我们的感情。老师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阮长期同学写到:

“我敬爱的老师,当我第一次遇见老师时,我不能跟老师谈话,也不能听懂老师的话,更不能看、写汉字。但是,今天不但我能用中国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还能拿起笔来写留念给老师,这是我学习一年外语的希望。是老师的希望,也正是正在进行着神圣的抗美救国斗争的我国人民的希望。我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自己的努力,而重要的是和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帮助分不开的。

一年过去,多少个严寒的夜晚,老师不管风吹雨打,经常亲自来到了我们的宿舍给我们辅导;多少个闷热的日子,老师满头大汗还耐心讲课。敬爱的老师,您的这个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使我非常感动。


阮友盛同学写到:

    “……老师到我们的宿舍来辅导,有几个字:P.f.ch…现在我还牢牢记老师的声音,不管风吹雨打黑夜或打大雷,老师一手拿着雨伞一手就带着包书,来帮助我们发音得准,掌握好功课的内容,那时老师才感觉自己充满愉快。

我从一个汉字也不会写不会念,在老师的热情帮助下,我已掌握得很多东西了。

除了学习汉语以外,老师还帮助我很多:了解中国的情况,风俗习惯…生活上……”


阮舍同学写到:

“我在武汉大学学习已经一年过去了,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年。想起去年八月份我从祖国刚到学校的时候,半个汉字我不会,一句中国话我不会说。

经过一年学习的时间到现在为止,我能够看中文书报、听广播和能跟老师谈话。一个月之后我要离开美丽的珞珈山。

我得到这些成绩是我努力,而最重要的是(跟)老师教导和帮助分不开的。

多少严寒夜晚雨雪飞纷,老师亲自来到我们的宿舍给我们辅导;在闷热的夏天,老师还是那样热情给我们讲课。在这里我亲眼看到老师的抗美援越的具体行动,使我生活在中国感到在自己祖国一样温暖……”


黎文谚同学写到:

“……经过一年学习,从开始的时候一个字我也不会,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能看书、读报、用汉语表达出来自己的知识,准备上大学跟中国朋友一起学习。

我所得到了的这样的成绩,除了自己努力以外,还有老师的帮助。

敬爱的刘老师,

怎么能忘记老师用尽自己的一些力量来帮助我学习。我牢牢记住老师对我学习的帮助,不管风吹雨打,也不管白天黑夜,经常来给我辅导,不但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和其他方面,老师也很关心我。

‘越中友谊深,同志加兄弟’……”

从以上部分学生们的留言中我们可以看到:

学生们刚入校时汉语水平都很低,既不会说,也不会写,看不懂中文报刊,上课听不懂老师讲的话,老师听不懂他们说的越语,他们很难和中国人交流。通过一年的努力学习,汉语水平有了提高,既会说,也会写,能看中文报,还能与中国人交流了。然而,成绩的取得,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更离不开刘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热情帮助。刘老师的热情帮助,让学生们亲眼看到了老师的抗美援越的具体行动,使他们感到生活在中国就像在自己祖国一样温暖。这个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使学生们非常感动,永远也忘不了。

 刘老师除了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外,在生活和其他方面也很关心他们:教他们唱歌,和他们同台演出,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情况,风俗习惯等。

 刘老师把教好学生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学生们也努力完成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以及祖国人民交给的任务。师生共同努力,最后都圆满完成了各自的使命。

可谓是:师生牢记使命,老师辛勤耕耘,学生刻苦学习,功夫不负努力人!


三、同志加兄弟,师生情谊深

经过老师和学生们一年共同努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汉语水平,完成了艰巨的学习任务,而且经过一年的相处,师生之间也情同兄弟姐妹,建立了深厚的、牢不可破的无产阶级感情。

严日梅同学是刘老师最早教过的二班学生,虽然时间不长,但她们却已有了深厚的感情,她在纪念册里写到:

“我亲爱的刘海芳老师

我快离开老师了,我送给老师这个作留念。每次我看见它,我就想起了祖国,希望您每次看见它,就想起了我是你的越南留学生。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照顾和关怀。刘海芳老师,我到了越南会给你写信,我一定一定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在武大怎么学汉语,老师那时怎么教我,后来老师到第四班我怎么难过……

刘海芳老师,我的中国姐姐,我走吧,再见吧。


黄国全同学写到:


“……到今天我已经中文毕业了,中文毕业是完成国家交给任务的一部分。我懂得了完成中文阶段不但靠自己的努力学习,而且老师的教导,这个教导有力,有重要的效果。老师对我们热情地教导,是表示了老师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热爱,是表示了对共产主义的热情精神。老师完成好了任务, 也是打击了我们共同的敌人——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

老师!写不了了,情感多中文水平低,请原谅……”


黎氏才同学写道:

“分别时心里难过是正常的现象。一年和您相处,您对我真好。您是我第一位中国老师,也象我的亲姐。我永远把您的一切记在我的心上,每当想到您,我学习生活会有新的力量。

祝您——毛主席的好学生,身体好,工作胜利。


没留姓名的同学写到: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我们从五湖四海已走到一起来了’。为此,我们由不认得的人已经成了有深刻的感情的师生。

我在中国学习的一年过去了,也就是我跟老师、跟中国人民朝夕相处的一年过去了。在这一短短的时间内,老师已经给我留下了永不能忘记的印象。我已经得到老师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使我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并胜利地完成劳动党和胡主席交给我的光辉任务。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老师已经高度地发扬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老师的这种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从以上学生所写我们可以看到:

二班的严日梅同学除了把刘海芳当作老师外,还把她当作中国姐姐。

黄国全同学因情感多而写不了了,请老师原谅。

黎氏才同学感到刘老师是她的第一位中国老师,也象她的亲姐,她永远都会把老师的一切记在心上。每当想到老师,她的学习生活会有新的力量。

没留姓名的同学觉得越中两国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因此,他们由不认得的人已经成了有深厚感情的师生。

真可谓:刘老师与学生们的关系就是“同志加兄弟,师生情谊深”。

四、久别重逢,再叙师生情

1966年8月,130名越南留学生将分赴中国各大学或专业学院进入专业学习。他们有的留在武汉测绘学院、华中工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有的去华南农学院、广州中山大学等,后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批学生全回到了越南。

四人合影中“梅”即严日梅同学,“芳”即刘海芳老师


 回国后的情况怎样,已无资料可查。但从刘老师保存的众多照片中,我找到了两张她和皮远长老师还有一位年龄略比他们年轻点儿的女士的合影,翻看后面,上面写着 “(越)严日梅 重游武大 2004年夏”,另一张上写着“○○四年夏 (越)严日梅来访”。看来,严日梅同学并没有忘记当年离校时写给刘老师的念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照顾和关怀。刘海芳老师,我到了越南会给你写信,我一定一定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在武大怎么学汉语,老师那时怎么教我,后来老师到第四班我怎么难过……”。回国后她是否给刘老师写过信,我们不得而知,但她终究还是回到武大来看望老师了。为了解严日梅回国后的情况,我找到了照片上的皮远长老师。

据皮老师回忆:那是2004年的一个夏天,他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就问对方是哪位,对方说我是您以前的越南留学生严日梅。师生久别突然来电,甭说该有多高兴了。皮老师问她是怎么知道的电话号码,她说是她在非洲工作时,从认识的一位中国朋友那儿知道的,并希望皮老师能帮忙找到刘海芳老师,于是,皮老师马上帮她联系上了刘海芳老师。

皮老师还告诉我说:1965年严日梅来武大留学时才17岁。时隔38年,我们在武大校门口重逢。当时严日梅是带着她的小女儿一起来的。我还记得,那天天气太热,她的小女儿还用手上的小电扇给我们吹风呢。我们问及她离开武大后的情况,严日梅同学说:她回国后就去了俄罗斯(苏联),在那里学习古生物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这次来到武汉,就是想故地重游,看望两位老师。

当我准备结稿时,刘老师爱人告诉我,在家里又找到了一张合影照片。我赶紧过去一看,原来是刘老师夫妇、皮老师夫妇和严日梅母女俩的合影,照片经过过塑,保存完好,背后标签上写着:

(越)严日梅及其女儿从安哥拉→北京→天津→温州→武汉,分别39年后第一次重逢在珞珈山 2004年.8.摄。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严日梅不远万里,飞到武大来看望刘老师,可见刘老师在严日梅同学心中之一斑。

久别师生再相逢,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参观武大校园,一起观赏东湖美景,并在武大9.12 操场、凌波门外的东湖游泳池旁和宾馆门前合影留念。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学生们从一个汉字不认识,一句中文不会说,到现在能拿起笔用汉字给老师写念想,所写念想条理都比较清楚,错别字也较少,可见他们的汉语水平都提高了不少。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因为学生们都牢记着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以及英雄的越南人民让他们到伟大的中国学习,就是叫他们去完成抗美救国斗争的任务,在胜利的日子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远东最美丽最清秀的花园;刘老师也同样牢记着校党委的指示:必须把帮助越南留学生学好汉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尽快帮助他们学好汉语。师生教与学目的明确,老师辛勤付出,学生刻苦努力,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师生的关系也像兄弟姐妹,情感更加深厚。

真可谓是:不辱使命齐奋斗,亦师亦友情更深。


山水相连的中国与越南,是“好同志、好伙伴、好邻居、好朋友”。

2022年10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宏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向越共总书记阮富仲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并在发表讲话时指出,“友谊勋章”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象征着中越“同志加兄弟” 的深厚情谊, 蕴含着两党和两国人民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殷切希望。

“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祝中越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