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

当前位置: 首页 > 留学申请 > 招生项目 > 全英文项目 > 硕士生 > 正文

电气工程

时间:2024-08-26 15:16:56 来源: 点击量: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和研究前沿;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气工程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能够从事电气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等工作。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

电气工程专业有4个学科方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主要研究雷电防护、接地技术、内部过电压机理及防护技术、电气外绝缘、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及诊断、高电压试验、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电磁兼容、高压电器、高电压新技术。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力系统厂站自动化、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电力市场、直流输电与柔性输电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配电网与微电网技术、电力系统信息化、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

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主要研究电力电子功率变换与系统、包括电力电子电路拓扑结构、各种电源技术;电力电子系统分析、控制与综合,包括电力电子系统的建模分析、数字控制技术、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设计、直流输电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电机运行与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包括变频调速技术、电力传动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与接入技术,包括风力发电及控制系统、光伏发电及控制系统、电力储能及双向变换技术;电力信息技术,包括电力通信及协议、信息网络、智能电网信息技术。

4.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主要研究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与分析、电机电器多物理场计算与结构优化、高功率脉冲与电磁发射、电工材料测试与分析、绝缘介质物理与试验。

5.脉冲功率和等离子体技术

主要研究新型脉冲功率技术以及等离子体技术。

三、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与科研实践等。进校一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指导学生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的具体安排。硕士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工作,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授课语言

授课语言为英语。

、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0分,实习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必修环节

1.中期考核

培养单位应统一组织中期考核答辩会,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进行中期考核。未通过考核者启动预警机制,第二次仍未通过中期考核者,做退学处理。

2.科研训练

硕士生原则上应在导师指导下至少参与1项课题研究,经历基本的科研实践训练。

3.实践环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

、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

2.开题报告

选题后,学生应拟定撰写计划,于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在本专业或指导小组(含导师不少于3人,副教授职称以上不少于2人)内进行开题报告。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

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在导师指导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时长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论文质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下列五个方面满足质量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有明确的研究背景,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对文献资料的评述得当;

(3)硕士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门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学位论文应具有新的见解,基本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研究开发或实验工作充足;

(4)硕士学位论文反映出硕士生已掌握本研究方向上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研或承担工程技术的工作能力;

(5)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文理通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

4.资格论文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下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专业论文(EI或SCI检索)至少1篇。

5.论文答辩

在第六学期5月份进行。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答辩主席应为教授)。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答辩方为通过。

电气工程专业国际硕士留学生课程计划表

类 别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学分

备注

公共

必修课

汉语综合

Comprehensive Chinese

4


中国概况

A Survey of China

2


学科

通开课

专业英语

Specialized English

3


科研方法和写作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Scientific Writing

3


现代科学技术展望研讨

Seminar (Note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研究方向必修课

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

Power System Analysis and Operation

3


电力电子系统拓扑建模及仿真

Power Electronic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3


防雷与接地技术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Technology

3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Micro-grid

3


FACTS/DFACTS的原理及应用

FACTS/DFACT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3


电气外绝缘

External Electric Insulation

3


高等电力网络分析

Advanced Power Network Analysis

3


必修环节

实习实践

Internship practice

2


部分课程介绍:

1

课程名称

高等电网络分析

课程学分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复杂电路分析的高等课题。旨在使学生熟悉现代电网理论文献和相关的网络分析技术与应用。本课程将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并结合动手和写作。

课程目标

完成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

• 了解现代电网理论基础

• 掌握现代电网理论的关键技术

• 了解现代电网理论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教学方法

包括讨论、报告、小组课题和个人研究的互动课堂

课程评定

课堂活动、作业和期末考试

课外阅读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先修课程

电路原理、矩阵论

教师


2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

课程学分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讨论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状态估计、故障分析、负荷频率控制和自动发电控制,以及稳态潮流分析。

课程目标

完成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

• 了解经济调度和稳态估计的解决方法,并能够解释多区域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

• 掌握梯度法和牛顿法在无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掌握拉格朗日方法在热力机组经济调度中的应用;

• 了解多区域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和小信号分析;

• 理解并能够推导电力系统的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讨论、报告、小组专题、个别研究为基础,并使用特殊软件以范例和作业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每个主题。

课程评定

课堂活动、作业和期末论文/专题

课外阅读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先修课程

电力系统分析

教师


3

课程名称

电气外绝缘

课程学分

2

课程内容

电力系统中断的原因很多,自恢复空气绝缘故障是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电力系统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承受与风和冰载荷有关的机械力。在标准中完全制定的机械设计规范,在具有多种覆冰风险的气候条件下可提供良好的效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没有等效的定量的、基于标准的电气绝缘性能设计过程。

课程目标

完成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具备以下知识

• 电力系统绝缘子上的污染沉积物、温度和润湿条件

• 电力系统绝缘子污染

• 覆冰闪络

教学方法

授课不低于50%,主要由教师轮流讲授知识点。两个班级满意度测验。英语文献综述包括查找文献,阅读文献,提交文献阅读报告,阅读三篇不同内容和观点的英语文献,并在课程中提交报告。

课程评定

文献综述、开卷考试

课外阅读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先修课程

电力系统和高电压技术

教师


4

课程名称

FACTS/DFACTS的原理及应用

课程学分

2

课程内容

直流传输基础知识,转换器电路及其分析,直流链路控制,故障以及异常运行和保护;有功和无功潮流控制机制;基本的FACTS控制器:SVC、STATCOM、TCSC、TCPAR、UPFC;FACTS控制器的建模;使用FACTS控制器提高系统静态性能;使用FACTS控制器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课程目标

完成课程后学生应该能够了解

• FACTS元件的基本定义

• 直流输电系统

• 主动和被动控制机制

• FACTS控制器建模

• 利用FACTS控制器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教学方法

以讨论、报告、小组专题、个别研究为基础,并使用特殊软件以范例和作业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每个主题。

课程评定

课堂活动、作业和期末论文/专题

课外阅读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先修课程

电力电子

教师


5

课程名称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

课程学分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研究和设计配电站和子传输线,分析一次和二次配电系统、电压降和功率损耗,学习先进的系统电压调节、系统保护和系统可靠性,研究马尔可夫过程,回顾状态传输模型。

课程目标

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完成配电系统网络的设计。更具体地说,学生应该能够进行以下故障的计算和分析:

• 负载建模

• 子传输线设计

• 电压降

• 功率损耗计算

• 电容器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 电压调整

教学方法

包括讨论、报告、小组课题和个人研究的互动课堂

课程评定

课堂活动、作业和期末论文/专题

课外阅读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先修课程

同步电机和传输线建模、线性代数、MATLAB/C语言

教师


6

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系统拓扑建模与仿真

课程学分

2

课程内容

介绍电力电子建模和控制,包括面向设计的分析、平均开关建模、不连续传导模式的交流建模、电流编程模式、输入滤波器设计、开关模式功率转换器的数字控制和低谐波整流器。

课程目标

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 开关电源的设计导向分析方法

• 转换器的平均开关建模

• 不连续传导模式的交流建模

• 转换器的电流程控模式控制

• 输入滤波器设计

• 开关电源的数字控制

• 低谐波整流器

教学方法

包括讨论、报告、小组课题和个人研究的互动课堂

课程评定

课堂活动、作业和期末论文/专题

课外阅读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先修课程

电力电子基础知识

教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