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信息 > 正文

【我和武大来华留学的故事】心中的种子,迟早会发芽

时间:2023-11-06 16:43:32 来源: 点击量:

讲述人:陈志宇,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分管招生工作。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任教于原湖北医科大学外语教研室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2014—2017年任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办公室兼领事部主任,2017—2021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二秘。



今年是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按照逢十大庆的老规矩,学校会举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我们院领导班子也早早开会,研究搞个什么活动向学校130周年华诞献礼。大家议来议去,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意。王爱菊院长不愧是搞文学的大教授,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提议:我们院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接收来华留学生,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历经坎坷艰辛,这中间该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啊!何不借此机会发动大家讲讲自己与来华留学的故事,然后我们结集成书,一方面作为校庆的礼物,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我们院史的一部分,该多有意义啊!大家一听,确实有创意,纷纷表示赞同。

说干就干,综合办的姚秀才很快就出手了一篇征文邀请函:“青春年华山间绽放,如歌岁月湖畔徜徉。异域山川,曾会斯地;同天风月,今诉衷肠。珞珈山水,依依相望。望来路同窗依旧,书胸臆风云激昂。传承珞珈薪火,共赴百卅之约。时值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校庆之际,诚邀您同忆来华留学峥嵘往昔,共谱教育开放百代流风。恭疏短引,敬望赐稿!”

读着这样文情并茂的邀请函,我也不禁涌起一股想投稿的冲动。但自己刚到国际教育学院才一年半的时间,哪有什么故事啊?还是老老实实多动员其他人写稿,完成自己的组稿任务吧。在组稿的过程中,确实读到了许多典型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感人故事,但最打动我的却不是这些具体的故事,而是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情: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感情,老师对学生、对来华留学教育的热情。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冲动的原因所在:自己的心中也一直涌动着对这份事业的深厚感情呀,它就像一粒种子,早就深深播种在我的心中,一遇到合适的条件就要破土而出了!

这粒种子最早应该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播下了吧。不记得具体是读几年级,也不记得自己当时具体多大年纪,只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周末,天上下着毛毛细雨,我和父亲走在乡间的泥泞小路上。

父亲:你以后的理想是什么?

我(一脸懵懂):什么是“理想”?

父亲:就是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我(一脸骄傲):当外交官!

父亲:你为什么要当外交官呢?

我:我想学苏武牧羊,栉风沐雨,为国效力!

那个时候,我正在看苏武牧羊的故事。这虽然只是父子之间一次随意的闲聊,却无意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从事涉外工作的种子……以至于在高二分班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在高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语类,直到被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录取。

到了华师,我才第一次见到了外教、外国留学生。那时我们住在西区,但军训的学生要统一到东区的一个学生食堂去吃饭,而那个食堂旁边就是当时的留学生楼。远远看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他们,心中充满了好奇:除了肤色、头发、眼睛、鼻子这些生理特征与我们不同外,他们的穿着、走路的姿态、坐在地上那种随意而散漫的样子也与我们有很大不同。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我心中想与他们走近,却又有几分胆怯。随着军训的结束,我们很少去东区了(当然这只是借口),整个大学期间,我竟没与外国留学生有过真正的接触。

真正第一次接触外国留学生,是在我参加工作以后。虽然从小心中就植下了想当外交官的种子,但由于华中师大的性质,毕业后我还是进入了教育领域,入职了当时的湖北医科大学,成了基础课部外语教研室的一名教师。当时学校聘请有一名外教,由外事办公室管理,但具体教学工作由我们教研室安排。领导见我年轻,就让我负责做他的联络人。记得有一年圣诞节,他约我和他一起去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参加圣诞聚会。在那次聚会上我算是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国留学生。但因为相聚时间短,加上时隔多年,我现在唯一记得的是当时一对留学生夫妇的两个孩子,大的十岁左右,小的五六岁的样子,大冬天的,穿个短裤,打着赤脚,满场跑,无比兴奋、无比快乐。嘿嘿,“小留学生”似乎更有趣哦。

再后来与留学生的接触,就到本世纪初了。当时湖北医科大学招了不少的印度学生。我上班的5号教学楼就在湖医的留学生院旁边。这些学生平时也大多在5号楼上课,所以我经常在下课时、吃饭时碰到他们。他们总是自己聚在一起聊天,点自己喜欢吃的菜,相互之间嬉戏打闹,很少跟中国学生交往。我每次也只是从他们身边匆匆而过,偶尔会跟他们打个招呼,他们也都会礼貌地回应我。我逐渐明白,这帮人跟我们也差不多嘛。

2014年,经学校推荐,我被外交部选调,派驻赞比亚使馆工作,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儿时的梦想。遗憾的是,在赞比亚工作期间,我负责办公室和领事部工作,而赴华留学和孔院事务则是由政治处负责的(驻赞使馆是中小馆,没有单独设教育处),所以跟来华留学生接触的机会还是不多。

记得刚到赞比亚不久,由经商处选派到我国培训的一批警察正好结束培训返回赞比亚,经商处为他们举办欢迎宴会,邀请馆务会成员参加。我在那次宴会上第一次听到了这些培训回国人员对中国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也结识了几位警察朋友,其中一位至今还和我保持着邮件联系。此后,每年商务处也会给我几个去中国学习或培训的指标,让我推荐强力部门(如警察局、移民局)的人员参加。再就是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每年都会在我们馆举办“汉语桥”中文比赛,选拔学生赴中国参赛。我虽然不负责与孔院的联络工作,但每次比赛的会务工作都是由我们办公室张罗的,我总是尽心尽力把一切安排得妥妥的。孔院的何懿院长对此特别感激,到现在我们都还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我们的大使杨优明阁下对赴华留学的政府奖学金生特别重视,每年不但亲自审定名单,而且在学生们赴华之前总要在馆里设宴为他们饯行,叮嘱他们赴华后好好学习,学成归来为赞比亚的建设、为中赞友谊做贡献。

人心都一样,我们在赞比亚真诚、努力的工作换来了赞方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比如在我使馆的推动下,学成归国的赞比亚学生成立了留学生协会,会长是Friday Mulenga先生,当时在位于卢萨卡的卡翁达国际机场任总经理。我因为负责办公室和领事部工作,经常要赴机场接机送机、处理领保事务、接待国内团组等,与Mulenga先生和另外一位负责安检的Jasper Mwanza先生(他曾到中国参加过商务部的短期培训)打交道比较多。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的人员往来都比较顺利。我每次都是直接到机场跑道边去接人,确保国内来人下飞机后第一眼就能看到我,消除他们初到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在国内有高访团组访赞时,他们更是会亲自到机场安排,为我们接团提供了许多便利。我们的车队,包括行李车都是可以直接开到飞机下面的。留学生协会每年都会组织活动,除了加强与在赞中国留学生之间的联系外,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协助使馆对即将赴华的赞比亚留学生进行行前教育,了解中国情况,再就是为学成返赞的留学生提供帮助,比如推荐工作之类的。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向使馆求助,希望使馆帮助这些学生在中资企业找工作。因为我负责联系侨社,所以也曾帮很多学生联系过在赞的民营企业。这样,中赞之间的互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福祉。

在赞比亚更有趣的工作是我负责的领事部每年都要处理大量赴中国学习的学生签证申请。看着赴中国留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我心中的喜悦之情也逐日上升。特别是每当遇到持武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更是无比高兴与自豪,盯着学生使劲问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去武汉大学呀?你去学什么专业呀?你之前对武大了解吗?等等。吓得学生以为自己签证会通不过,却不知我是因为他/她要到武大学习,感到特别亲切才想多聊几句啊!

2021年11月,我终于结束了近8年的驻外生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因为疫情,虽然入境了,却不能直接回家,需要在指定的酒店隔离一段时间。还在酒店隔离的最后一周,接到了朋友发来的消息,说祝贺我履新。我上网一看,得知学校已经安排我到国际教育学院工作,心中既高兴,又感激,同时也有点紧张。高兴的是,经过这么多年,自己终于可以从事自己心心念念的工作了;感激的是,学校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这么快就给自己安排好了工作;紧张的是,组织对自己这么的信任,而自己却从没有直接从事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经验,不知道能不能胜任工作,会不会辜负组织的信任?未来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却是确定的,那就是自己心中对来华留学工作的那份热情一直没有变。

如果说,起初我对来华留学生工作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源于对这份工作的好奇,如今随着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耕耘越来越深,对这份工作意义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当初的热情也早已演变成了一份认同与责任。

在国教院工作的这一年半时间,可以说酸甜苦辣我都经历过了。既见到了像唐校长那样对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事事亲力亲为的领导,也见到了一些对来华留学教育不理解,误将来华留学生视为“吃喝玩乐”群体的领导;既见到了为来华留学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也见到了许多排斥留学生,不认同、不接受留学生的导师、管理人员和社会人士。曾经听到前辈们对待留学生的许多感人故事,也看到当时留下的一些珍贵视频,令我感动不已;同时,也不时听到社会上传来的对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持否定态度,对留学生“污名化”的声音,又令我愤恨不平。

也许是因为自己从小就对这份工作的憧憬,也许是因为自己的驻外经历,我对留学生天然有一份亲近感,对这项事业天然有一种理解与热爱。特别是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四次给来华留学生的回信,以及他关于教育对外开放,关于来华留学教育的讲话,我对这项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今年春天,我和领导们一起去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访问,见到那么多人对学习汉语的热情、对留学中国的向往,在与校友会见中听到、见到他们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我对这项事业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特别是在这次参与征稿过程中见到的人,读到的故事,更使我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我从事这项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我知道,我心中的那粒种子呀,早已破土而出,不论有多少阻挠,要付出多少艰辛,它都会努力向上生长,长成参天大树!